close
看了「鹹豬手事件簿」,這部片獲得最佳導演、最佳美術等大獎。
再對照藍祖蔚批評過的「天台」、「黃金甲」。
才發現,收斂、節制,更需要功力。
(天台我看不到半小時就放棄了。居然還有不少影評說此片有不少可看之處,
還說周董只會演自己是非戰之罪,真是夠了。誠心批評周董的片很難嗎?)
藍批評天台的用色對比,毫不節制、漫無目的,
批評張藝謀,會用大場面唬人,來掩飾對主題、戲劇的心虛。
雖然,我還是看不出來鹹片美術有何過人之處,
評論者點出,緊扣角色心境與電影主題的美術,就是好設計。
但就劇本和導演手法來說,
鹹片追求寫實,追求說好一個故事,這些傳統的道理。
而且極為收斂。
收斂到看不出導演風格與手痕。
同樣追求寫實的名導是枝裕和,
還可以從其較為緩慢、細節的鋪陳中,看到導演的風格。
但鹹片選擇單純的順敘法,沒有錯置並排的剪接。
為的是讓觀眾很自然、不透過煽情的方式,
就能進入主角心境,跟著他一起從驚慌、無助、憤怒到尋求對抗。
跟著他一起從對司法、檢警茫然無知,到明白法官、官僚體制內的陋習與可憎。
如此強調司法偵訊、起訴、官司的劇本,
沒有浮誇、沒有大轉折和對立場面,
導演卻沒有讓電影成為流水帳。
因為導演高明的在敘事過程中,處處留下不刻意的段落(即不影響節奏),
讓演員可以發揮,使觀眾能精準地掌握角色的心境和感情。
如果對劇本、對主題、對角色,沒有精準的掌握,
是很難有如此不著痕跡的安排。
寫到這裡,再一次讚嘆,
收斂,更需要功力。
全站熱搜